冬季是月季进入休眠或半休眠状态的时期,此时植株生长缓慢甚至停滞,对水分的需求大幅减少。因此,冬季给月季浇水需格外谨慎,既要防止土壤过干导致根系受损,又要避免积水引发烂根。月季网分享冬季月季浇水的几个关键要点。
一、控制浇水频率
冬季气温低,水分蒸发慢,月季根系吸收能力减弱,因此应显著减少浇水次数。一般情况下,盆栽月季可每10~15天检查一次土壤湿度,地栽月季则更耐旱,通常依靠自然降水即可满足需求。只有在土壤表层以下2~3厘米明显干燥时,才考虑适量补水。

二、选择合适时间浇水
冬季浇水应选在一天中气温较高的时段,如上午10点至下午2点之间,避免早晚低温时浇水,以免冷水刺激根系或夜间结冰伤根。水温也应尽量接近室温或地温,可提前将水放置一段时间再使用。
三、注意浇水量与方式
冬季浇水宜“见干见湿、宁干勿湿”。每次浇水要浇透但不可积水,尤其盆栽月季必须确保排水孔通畅。切忌频繁少量喷洒,这样容易造成表土潮湿而深层干燥,反而诱发病害。地栽月季若遇连续干旱(如北方冬季少雪),可在晴天中午少量补水一次。
四、结合环境灵活调整
不同地区冬季气候差异大。南方湿润地区可能无需额外浇水;北方寒冷干燥且有暖气的室内养护盆栽月季,则需适当增加空气湿度并观察盆土干湿情况。此外,入冬前可浇一次“封冻水”,帮助月季安全越冬,但之后除非极端干旱,否则不宜再频繁浇水。
总之,冬季月季浇水的核心原则是“少而精”,以维持根系基本生存所需为度。合理控水不仅能帮助月季顺利越冬,还能减少病虫害发生,为来年春季萌发打下良好基础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