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乔木
1.常用树种:高杆女贞、枇杷、雪松、广玉兰、圆柏、龙柏、白皮松、悬铃木、栾树、银杏、榉树、朴树、国槐、臭椿、香椿、无患子、苦楝、榔榆、白榆、重阳木、五角枫、三角枫、乌桕、七叶树、合欢、垂柳、意杨、旱柳、梧桐、梓树、楸树、白花泡桐、毛泡桐、枣树、柿树、水杉、池杉、紫叶李、蜀桧、二乔玉兰、白玉兰、落羽杉、枫杨、杂交鹅掌楸、刺槐、泓森槐、红花刺槐、黄连木等。其中高杆女贞、悬铃木、栾树、银杏、榉树、朴树、重阳木、楸树、国槐等具有干直、分枝点高、冠大荫浓、生长期长等特点,适宜作为行道树栽植。
2.苗木标准:a.所有苗木一律使用圃地苗。苗木根系发达、生长茁壮、株形端正、冠形丰满、无病虫害。b.乔木树高、胸径、冠幅、分枝点等规格(修剪后)与设计标准基本一致。自然全冠、主干通直、树形优美,三级分枝,一级分枝不少于3-4个。c.行道树乔木胸径应大于12cm,主干道行道树分枝点高度应达到3米以上,次干道行道树分枝点高度应达到2.5米以上。同一条道路上树木分枝高度应统一。
3.土球和树穴标准:a.常绿苗木、全冠苗木、不易成活苗木以及其他有要求的苗木应带土球掘苗,土球直径应达到胸径的8-10倍。土球应湿润,需用稻草绳等进行捆扎,不得出现松散、破损现象。b.种植前先挖好树穴,树穴定点放线应符合设计图纸要求,位置必须准确,标记明显。c.树穴的直径应大于土球或裸根苗根系展幅20cm~40cm,穴深宜为穴径的3/4~4/5。树穴应垂直下挖,上口下底应相等。d.树穴挖出的表层土和底土应分别堆放,底部应施基肥并回填表土或改良土。e.树穴底部遇有不透水层及重黏土层时,应进行疏松或采取排水措施。f.土壤干燥时应于栽植前灌水浸穴。g.当土壤密实度大于1.35g/cm 或渗透系数小于10cm/s时,应采取扩大树穴,疏松土壤等措施。
4.土壤标准:a.种植土层应与地下土层连接,以保持土壤上下贯通,如种植层下有水泥板、沥青、石层等杂物应将其清除,直至上下连接。b.彻底清除树穴内建筑“三灰”、砖头、石块、树根、宿根性杂草等垃圾。c.土壤更换、改良。挖树穴时应将树穴深度内土方全部挖出运走,树池经验收合格后,再回填种植土,不符合种植土要求的土壤必须更换。回填土壤应分层适度夯实、或自然沉降达到基本稳定。树木栽植前应经有资质检测单位对土壤理化性质进行化验分析,如土壤可溶性盐浓度过高、酸碱度不适宜,不适合植物生长,应用添加腐叶土或草炭土等方法进行改良,改良后土壤PH值应在6.5-7.5之间。
5.落叶乔木修剪 :a.具有中央领导干、主轴明显的落叶乔木应保持原有主尖和树形,适当疏枝,对保留的主侧枝应在健壮芽上部短截,可剪去枝条的1/5~1/3;b.无明显中央领导干、枝条茂密的落叶乔木,可对主枝的侧枝进行短截或疏枝并保持原树形;c.行道树乔木第一分枝点以下枝条应全部剪除,同一条道路上相邻树木分枝高度应基本统一。
6.常绿乔木修剪 :a.常绿阔叶乔木具有圆头形树冠的可适量疏枝;枝叶集生树干顶部的苗木可不修剪;具有轮生侧枝,作行道树时,可剪除基部2层~3层轮生侧枝;b.松树类苗木宜以疏枝为主,应剪去每轮中过多主枝,剪除重叠枝、下垂枝、内膛斜生枝、枯枝及机械损伤枝;修剪枝条时基部应留lcm~2cm木橛;c.柏类苗木不宜修剪,具有双头或竞争枝、病虫枝、枯死枝应及时剪除。
7.苗木修剪应符合下列规定:(1)苗木修剪整形应符合设计要求,当无要求时,修剪整形应保持原树形。(2)苗木应无损伤断枝、枯枝、严重病虫枝等。(3)落叶树木的枝条应从基部剪除,不留木橛,剪口平滑,不得劈裂.(4)枝条短截时应留外芽,剪口应距留芽位置上方 0.5cm。(5)修剪直径2cm以上大枝及粗根时,截口应削平应涂防腐剂。
8.非栽植季节栽植落叶树木,应根据不同树种的特性,保持树型,宜适当增加修剪量,可剪去枝条的1/2~1/3。
9.苗木栽植标准:(1)带土球树木栽植前应去除土球不易降解的包装物。栽植树木回填的栽植土应分层踏实。(2)栽植时应注意观赏面的合理朝向,树木栽植深度应与原种植线持平。除特殊景观树外,树木栽植应保持直立,不得倾斜。行道树或行列栽植的树木应在一条线上,相邻植株规格应合理搭配。 (3)树木栽植后定根水必须及时浇灌,浇透水后再培土,一直填到土球面一样高,捣实,并用土筑高10cm-20cm围堰,再浇透一次水。在后期维护中,要根据天气情况,及时给植株浇水。树木栽植成活率不应低于95%,名贵树木栽植成活率应达到100%。(4)胸径5cm以上的乔木栽植后应及时立支架,根据立地条件和树木规格,可分别采用十字桩、三角支撑、四柱支撑等,高大树木可以用斜拉索固定,确保树木不倾斜、不倒伏。支撑物的支柱应埋入土中不少于30cm,支撑物、牵拉物与地面连接点的连接应牢固。(5)连接树木的支撑点应在树木主干上,其连接处应衬软垫,并绑缚牢固。严禁使用钉子固定。支撑物、牵拉物的强度能够保证支撑有效;用软牵拉固定时,应设置警示标志。(6)针叶常绿树的支撑高度应不低于树木主干的2/3,落叶树支撑高度为树木主干高度的1/2。格同树种的支撑物、牵拉物的长度、支撑角度、绑缚形式以及支撑材料应统一。员集散较多的广场、人行道树木栽植后,种植池应铺设透气铺装,避免因践踏造成土壤板结。
10.养护管理标准:(1)乔木生长旺盛,无下垂枝、断残枝,无明显病虫害,无明显旱情,无树干无藤蔓类植物缠绕;无张贴搭挂晾晒;死树清理及时,不留根桩。树干挺直,扶正及时,倾斜度不超过15度;树冠圆整,主侧枝分枝均匀,内膛通风透光;及时去除冬季防寒包扎物。(2)及时抹芽、去除萌发枝,冬季整形修剪一次,修剪要适度科学合理。行道树干及一级分支的萌发枝不超过20厘米。树干伤口及时处理,树洞及时修补。(3)树干根茎周边应预留出合理空地,无杂草。行道树每年开盘松土不少于2次.生长季节及时浇水,确保无旱情;进入冬季前全面灌封冻水一遍。每年施尿素、复合肥等2次以上,确保长势良好。(4)冬季涂白,均匀,上口平齐,距地面1.2-1.3米,每路段高度一致。(5)种植季节内损坏或死亡的树木须在10日内更换或栽植完成,如确因季节原因不宜补植,经建设单位同意,需在下个种植季节(春季4月底前、冬季12月底前)完成更换或补植。更换或栽植的树木应和原植株种类、规格一致。无明显的病虫害危害迹象,危害率在5%以下。
二、大树移植
11.树木的规格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均应属于大树移植:落叶和阔叶常绿乔木:胸径在 20cm 以上。 针叶常绿乔木:株高在 6m 以上或地径在 18cm 以上。
12.大树移植前准备工作:(1)移植前应对移植的大树生长、立地条件、周围环境等进行调查研究,制定技术方案和安全措施。 (2)准备移植所需机械、运输设备和大型工具必须完好,确保操作安全。 (3)移植的大树不得有明显的病虫害和机械损伤,应具有较好观赏面。植株健壮、生长正常的树木,并具备起重及运输机械等设备能正常工作的现场条件。 (4)选定的移植大树,应在树干南侧做出明显标识,标明树木的阴、阳面及出土线。 移植大树可在移植前分期断根、修剪,做好移植准备。
13.大树的挖掘及包装: 针叶常绿树、珍贵树种、生长季移植的阔叶乔木必须带土球(土台)移植。树木胸径20cm~25cm时,可采用土球移栽,进行软包装。当树木胸径大于25cm时,可采用土台移栽,用箱板包装,并应符合下列要求:(1)挖掘高大乔木前应先立好支柱,支稳树木;(2)挖掘土球、土台应先去除表土,深度接近表土根;(3)土球规格应为树木胸径的6倍~10倍,土球高度为土球直径的2/3,土球底部直径为土球直径的1/3;土台规格应上大下小,下部边长比上部边长少1/10;(4)树根应用手锯锯断,锯口平滑无劈裂并不得露出土球表面;(5)土球软质包装应紧实无松动,腰绳宽度应大于10cm;(6)土球直径lm以上的应作封底处理;(7)土台的箱板包装应立支柱,稳定牢固,并应符合下列要求: ①修平的土台尺寸应大于边板长度5cm,土台面平滑,不得有砖石等突出土台; ②土台顶边应高于边板上口1cm~2cm,土台底边应低于边板下口1cm~2cm;边板与土台应紧密严实; ③边板与边板、底板与边板、顶板与边板应钉装牢固无松动;箱板上端与坑壁、底板与坑底应支牢、稳定无松动。(8)休眠期移植落叶乔木可进行裸根带护心土移植,根幅应大于树木胸径的6倍~10倍,根部可喷保湿剂或蘸泥浆处理。(9)带土球的树木可适当疏枝:裸根移植的树木应进行重剪,剪去枝条的1/2~2/3。针叶常绿树修剪时应留lcm~2cm木橛,不得贴根剪去。
14.大树移植的吊装运输,应符合下列规定:(1)大树吊装、运输的机具、设备,必须满足苗木吊装、运输的需要,并应制定相应的安全操作措施。吊装、运输时,应对大树的树干、枝条、根部的土球、土台采取保护措施。(2)大树吊装就位时,应注意选好主要观赏面的方向。应及时用软垫层支撑、固定树体。
15.大树移栽应符合下列规定: a.大树的规格、种类、树形、树势应符合设计要求。b.定点放线应符合施工图规定。 栽植穴应根据根系或土球的直径加大60cm~80cm,深度增加20cm~30cm。种植土球树木,应将土球放稳,拆除包装物。c.栽植深度应保持下沉后原土痕和地面等高或略高,树干或树木的重心应与地面保持垂直。 d.栽植回填土壤应用种植土,肥料应充分腐熟,加土混合均匀,回填土应分层捣实、培土高度恰当。e.大树栽植后设立支撑应牢固,并进行裹干保湿,栽植后应及时浇水。 f.大树栽植后,应对新植树木进行细致的养护和管理,应配备专职技术人员做好修剪、剥芽、喷雾、叶面施肥、浇水、排水、搭荫棚、包裹树干、防寒和病虫害防治等管理工作。
三、灌木
16.常用树种:桂花、紫薇、木槿、石楠、红叶石楠、石榴、海棠、垂丝海棠、腊梅、紫荆、金丝桃、红瑞木、小叶女贞、枸骨、无刺枸骨、胡颓子、海桐、洒金千头柏、铺地柏、火棘、黄杨、大叶黄杨、金心大叶黄杨、金叶女贞、枸杞、南天竹、垂枝榆、紫叶小檗、紫玉兰、贴梗海棠、西府海棠、木瓜海棠、榆叶梅、美人梅、垂枝梅、紫叶桃、碧桃、红碧桃、龙爪槐、金枝国槐、红枫、鸡爪槭、红花重瓣木槿、木芙蓉、金丝梅、大花月季、树状月季、紫藤、金银花、爬山虎、凌霄、木香花等。
17.苗木标准:a.苗木根系发达、生长茁壮、株形端正、冠形丰满、无病虫害。b.花灌木高度、地径、冠幅、主枝数等规格(修剪后)与设计基本一致。树形丰满匀称、不偏冠。c.用于色块、绿篱的灌木单株冠幅、高度(修剪后)等规格应基本一致。冠丛丰满,分枝均匀,干下部枝叶无光秃。d.球类苗木冠径、高度等规格(修剪后)与设计基本一致,球体丰满密实,不松散。e.藤本苗木主蔓长、主蔓径等规格与设计基本一致。
18.土球和种植穴(槽)标准:(1)带球苗土球直径应是苗木地径的8-10倍。土球应湿润,需用稻草绳等进行捆扎,不得出现松散、破损现象;裸根苗根系完整,切口平整;容器苗容器完整、苗木不徒长、根系发育良好不外露。(2)种植前先挖好种植穴(槽),定点放线应符合设计图纸要求,位置必须准确,标记明显。(3)种植穴(槽)的直径应大于土球或裸根苗根系展幅20cm~40cm,穴深宜为穴径的 3/4~4/5。种植穴(槽)应垂直下挖,上口下底应相等。(4)种植穴(槽)挖出的表层土和底土应分别堆放,底部应施基肥并回填表土或改良土。(5)种植穴(槽)底部遇有不透水层及重黏土层时,应进行疏松或采取排水措施。 土壤干燥时应于栽植前灌水浸穴(槽)。(6)当土壤密实度大于1.35g/cm或渗透系数小于10cm/s时,应采取扩大种植穴(槽),疏松土壤等措施。
19.土壤标准:(1)种植土层应与地下土层连接,以保持土壤上下贯通,如种植层下有水泥板、沥青、石层等杂物应将其清除,直至上下连接。(2)彻底清除种植穴(槽)内建筑“三灰”、砖头、石块、树根、宿根性杂草等垃圾。(3)土壤更换、改良。道路分隔带绿化应先将栽植有效土层厚度土方全部挖出运走,经验收合格后,再回填种植土,不符合种植土要求的土壤必须更换。回填土壤应分层适度夯实、或自然沉降达到基本稳定。苗木栽植前应经有资质检测单位对土壤理化性质进行化验分析,如土壤可溶性盐浓度过高、酸碱度不适宜,不适合植物生长,应用添加腐叶土或草炭土等方法进行改良,改良后土壤PH值应在6.5-7.5之间。(4)整理地形。利用旋耕机或其他工具对土壤进行翻耕。翻耕后的土块粒径应在1cm左右,粒径为2-4cm的土块不得超过10%,土壤外表要达到土粒细碎、疏松、无杂物。绿化带内土壤应按照规范要求低于侧石。
20.苗木栽植前修剪标准 :a.有明显主干型灌木,修剪时应保持原有树型,主枝分布均匀,主枝短截长度宜不超过1/2。b.丛枝型灌木预留枝条宜大于30cm。多干型灌木不宜疏枝。c.绿篱、色块、造型苗木,在种植后应按设计高度整形修剪。d.藤本类苗木应剪除枯死枝、病虫枝、过长枝。
21.苗木栽植标准 :(1)规则式栽植应保持平衡对称,相邻植株规格应合理搭配。高度、干径、树型一致,栽植树木应保持直立,树型丰满面朝主要方向。自然式栽植要充分体现设计方案意图和施工图要求,树木规格、株距大小搭配合理。(2)种植色块(绿篱)的株行距应均匀,必须做到满栽密植,到边到角,每平方栽植棵数达到设计要求。在苗圃修剪成型的绿篱,种植时应按造型拼栽,深浅一致。(3)带土球的苗木必须先拆除包装材料,而后置入种植穴(槽),填土应分层踏实,种植深度应与原种植线一致。种植裸根苗木时,置入苗木填土至1/3时,应轻提苗木使根系舒展,并充分接触土壤,随填土分层踏实.(4)定根水必须及时浇灌,浇透水后再培土,一直填到土球面一样高,捣实,并用土筑高10cm-20cm围堰,再浇透一次水。在后期维护中,要根据天气情况,及时给植株浇水,确保苗木成活率不低于95%。(5)道路绿化带内路灯、交通信号等各种管线须埋设在1m以下,保持种植土层厚度。(6)种植地径5cm以上的灌木,栽植后应及时立支架,根据立地条件和树木规格,可分别采用十字桩、三角支撑等,确保苗木不倾斜、不倒伏。支撑物的支柱应埋入土中不少于30cm,支撑物与地面连接点的连接应牢固。同规格同树种的支撑物的长度、支撑角度、绑缚形式以及支撑材料应统一。
22.养护管理标准: (1)花灌木、绿篱生长状态良好,管理得当,造型美观,无明显斑秃,无明显病虫害,无明显旱情,无明显枯枝败叶,无明显杂草.(2)花灌木、绿篱适时修剪,无徒长枝、断残枝、枯死枝、病虫枝,株形完美,定型及时合理。5-10月生长旺季随时修剪,修剪线条整齐划一,按设计要求严格控制高度。同一地段球类的形状、规格一致,保持球类植物密实圆润,绿篱三面平整,模纹线条流畅,界限分明,无相互渗透生长。(3)生长季节需及时浇水,每周喷淋冲刷除尘一次以上,确保植物无旱情并保持清洁度;进入冬季前全面灌水一遍。(4)冬、春季及时清理越冬杂草,5-10月杂草生长旺季,随时清除,确保无明显杂草;冬季前再彻底清除一遍。(5)绿篱、色块、球类每年施肥2-3次,确保生长旺盛。(6)绿篱、色块缺株不得大于0.25㎡。(7)种植季节内损坏或死亡的苗木须在10日内更换或栽植完成,如确因季节原因不宜补植,经建设单位同意,需在下个种植季节(春季4月底前、冬季12月底前)完成更换或补植。更换或栽植的树木应和原植株种类、规格一致。(8)无明显的病虫害危害迹象,危害率在8%以下。
四、草坪及草本地被
23.常用品种:草本地被有迎春、迎夏、金钟花、洒金珊瑚、丰花月季、六道木、八角金盘、绣线菊、麦冬、细叶麦冬、长春藤等;草坪品种有剪股颖、早熟禾、黑麦草、高羊茅、羊胡子草、结缕草、狗牙根、白三叶、红花酢浆草等。
24.标准要求 :a.草坪、草本地被种子纯净度应达到95%以上;冷地型草坪种子发芽率应达到85%以上,暖地型草坪种子发芽率应达到70%以上。用于铺设的草块、草卷挖掘前应适量浇水,待渗透后掘取。、草块、草卷运输时应用垫层相隔、分层放置,运输装卸时应防止破碎。b.草卷、草块长宽尺寸基本一致,厚度均匀,杂草不超过5%,草高适度,根系好,草芯鲜活。c.地被苗株型茁壮,根系基本良好,无伤苗,茎、叶无污染。
25.土壤与地形标准:(1)清理施工场地。彻底清除场地内建筑“三灰”、砖头、石块、树根、宿根性杂草等垃圾。(2)土壤更换、改良。不符合种植土要求的土壤必须更换。种植土加10%粗砂,改良土壤透气性。如土壤可溶性盐浓度过高、酸碱度不适宜,不适合植物生长,应进行改良。方法是添加腐叶土或草炭土,应按照与原土1:4~1:3的用量添加并且拌匀,改良后土壤PH值应在6.5-7.5之间。 (3)整理地形。利用旋耕机或其他工具对土壤进行翻耕。翻耕后的土块粒径应在1cm左右,粒径为2-4cm的土块不得超过10%,土壤外表要达到土粒细碎、疏松、无杂物。地形应自然流畅,当无设计要求时,其坡度宜为0.3%~0.5%,达到自然排水要求。(4)场地平整后撒施基肥。施肥后应进行1次约30cm深的耕翻,使肥与土充分混匀,做到肥土相融,起到既提高土壤养分,又使土壤疏松、通气良好的作用。
26.草坪和草本地被播种标准:(1)播种前应做发芽试验和催芽处理,确定合理的播种量。(2)播种前应对种子进行消毒,杀菌。(3)整地前应进行土壤处理,防治地下害虫。(4)播种时应先浇水浸地,保持土壤湿润,并将表层土耧细耙平,坡度应达到0.3%~0.5%;(5)用等量沙土与种子拌匀进行撒播,播种后应均匀覆细土0.3cm~0.5cm并轻压。(6)播种后应及时喷水,种子萌发前,应每天喷水1~2次,水点宜细密均匀,浸透土层8cm~10cm,保持土表湿润,不应有积水,出苗后可减少喷水次数,土壤宜见湿见干。
27.草块、草卷铺设标准:(1)草卷、草块铺设前应先浇水浸地细整找平,不得有低洼处。(2)铺设草卷、草块应相互衔接不留缝,高度一致,间铺缝隙应均匀,并填以栽植土。 (3)草块、草卷在铺设后应进行滚压或拍打与土壤密切接触。(4)铺设草卷、草块,应及时浇透水,浸湿土壤厚度应大于10cm。
28.养护管理标准:a.地被、草坪生长状态良好,无明斑秃,无明显病虫害,无明显旱情,无明显枯枝败叶。草坪高度一致,平整美观,修剪及时,边缘整齐美观,修剪高度控制在7cm,并始终保持好的景观效果。草坪不得产生花穗。及时清除杂草杂树,确保绿地内基本无杂草。b。草坪与模纹色块及苗木树穴之间界限清晰,切边线条流畅,无相互侵占交叉。生长季节及时浇水,确保无旱情。每年施尿素、复合肥等2次以上,确保长势良好。草坪按时交播(追播),无斑秃。单块裸露面积应不大于25平方厘米。杂草及病虫害的面积应不大于5%。
五、竹类
29.常用品种:有金镶玉竹、桂竹、斑竹、淡竹、刚竹、慈孝竹、花竿竹、紫竹、阔叶箬竹等。
30.标准要求:(1)散生竹应选择一、二年生、健壮无明显病虫害、分枝低、枝繁叶茂、鞭色鲜黄、鞭芽饱满、根鞭健全、无开花枝的母竹;秆高符合设计要求。(2)丛生竹应选择竿基芽眼肥大充实、须根发达的1年~2年生竹丛;母竹应大小适中,大竿竹竿径宜为3cm~5cm;小竿竹竿径宜为2cm~3cm;竿基应有健芽4个~5个。秆高符合设计要求。
31.土壤标准:(1)栽植地应选择土层深厚、肥沃、疏松、湿润、光照充足,排水良好的壤土。不符合种植土要求的土壤必须更换。种植土加10%粗砂,改良土壤透气性。如土壤可溶性盐浓度过高、酸碱度不适宜,不适合植物生长,应进行改良。(2)栽植前应进行翻耕,深度宜30cm~40cm,清除杂物,增施有机肥,并做好隔根措施。
32.栽植穴标准:栽植穴的规格及间距可根据设计要求及竹蔸大小进行挖掘,丛生竹的栽植穴宜大于根蔸的1倍~2倍;中小型散生竹的栽植穴规格应比鞭根长40cm~60cm,宽 40cm~50cm,深20cm~40cm。
33.栽植标准:栽植竹类栽植,应先将表土填于穴底,深浅适宜,拆除竹苗包装物,将竹蔸入穴,根鞭应舒展,竹鞭在土中深度宜20cm~25cm。覆土深度宜比母竹原土痕高3cm~5cm,进行踏实及时浇水,渗水后覆土。栽植后应立柱或横杆互连支撑,严防晃动。栽后应及时浇水。发现露鞭时应进行覆土并及时除草松土,严禁踩踏根、鞭、芽。
34.养护管理标准 :竹丛通风透光,植株生长良好。竹鞭基本无裸露。植株无失水萎蔫现象。病虫害受害率应不大于8%。损毁或死亡需在下个栽植季节进行及时补栽。
六、水生植物
35.常用品种:芦苇、再力花、千屈菜、荷花、香蒲、睡莲、凤眼莲、浮萍、金鱼藻等。
36.土壤处理 :水湿生植物栽植地的土壤质量不良时,应更换合格的栽植土,使用的栽植土和肥料不得污染水源。
37.水生植物种植:a.种植水生植物前,必须先抽干水,像种植下层苗一样拌入有机质或基肥,挖种植穴,放入整个根系,培土压实根周围土壤,再浇水到漫出。b.水生植物栽植后至长出新株期间应控制水位,严防新苗(株)浸泡窒息死亡。c.水生植物栽植的品种和单位面积栽植数应符合设计要求。
38.养护管理:景观效果明显,无残花败叶漂浮。植株生长良好,叶色正常;观花观果植株正常开花结果。植株枯死率不大于10%。无明显有害生物危害状,无杂草。损毁或死亡需在下个栽植季节进行及时补栽。
38.设施空间绿化、坡面绿化及园林附属工程:设施空间绿化、坡面绿化及园路、广场地面铺装、假山叠石、置石、园林理水、园林设施安装等园林附属工程应符合设计及施工规范要求。